來到這裡也差不多半個多月了,今天終於有機會坐在書桌前,好好的整理這兩週來的思緒和體驗。我必須誠實地說,在這裡的每個日子以來,都是精采繽紛的,我很感謝父母給予的機會和支援,能夠擁有他們的愛和支持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。另外,我也感謝自己的勇氣讓我在這邊真正地打入這個未知的世界,而這也是我最想要分享的,不是旅遊不是風景,是交朋友。

就從第一週的Fresher’s Week說起吧。

蘭卡斯特是一個充滿歷史色彩與傳統風情的鎮。這趟旅程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踏進西方國家,也是我第一次在異地結交來自歐洲各地的朋友。在啟程前,我給自己三大期許,要在這幾個月裡完成:廣泛交友、變得勇敢、確立自己未來定位。

第一天到宿舍入住,就發現一個從未經歷過的事實:完全沒有華人,全是歐美的大一新生。那種感覺是很複雜的。一部分的我感到期待萬分,那種感覺不像是交換,不是和一群年紀相仿的國際學生一起體驗新生活,而是一群要在這待三年的大一新生哪!我雀躍著,畢竟能夠與全是西方面孔的新生互動並長期相處,人生能遇幾回?反之,一開始也有點不安,人生第一次踏進西方國家,歐洲人的英文都非常流利,不知道和外國人相處會是什麼樣子,他們會不會排外?我們會不會沒有話題?文化衝擊會不會讓我無地自容?千萬個問號在我腦中不斷穿梭,空蕩蕩的單人房只有我、我的行李。接著我聽到隔壁房有人進來的聲響。
於是,我學會了在這邊的第一課,勇敢。

・如何融入他們的圈子
當時,我的腦中只浮現了“我要勇敢”四個字,所以一切都是這樣開始的:「Hi! I’m Kittie. Nice to meet you.」這句打開第一本英語課本就會看到的句子,硬生生的成了我開啟話匣子的開場白。我敲了這層室友的門,主動介紹自己。於是,這一週瘋狂的日子就這樣揭起序幕了。以非常迅速地一兩天內,我認識了整棟的外國人。有些來自美國,更多的是來自歐洲各地:東歐(立陶宛、拉脫維亞、羅馬尼亞)以及南歐(義大利)、北歐(娜威),還有英國本地各個城鎮的學生。

在這裡體認到很重要的一課就是,他們其實不是那麼想了解亞洲文化。畢竟蘭卡的華人(尤其是研究生)真的是不少,常常成群結隊在校園中出現。所以如果用台灣小吃啊、台灣風土民情(人情味之類的)來交朋友,那還真的會被當成異類。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、勇敢,於是我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派對,每一天。我學會主動自我介紹,主動找人聊天、學會不要把對不起掛嘴邊、不要怕自己英文不輪轉(尤其在全是英文流利歐洲人的世界,要克服這障礙需要很大的勇氣),在派對上放聲唱歌、大力搖擺,有自信而不怯嚅地大聲與人交談,在每一次的派對中學習他們流行的東西,「一個享受人生的快樂瘋子」,沒有其他更確切的形容方式了,我把自己角色放進大一,一個剛進歐洲大學的大一新鮮人。

於是這一週充斥著酒精、派對、酒吧與夜店的綜合體。Club內的音樂整整在我腦海徘徊了一週多,Queen-Don’t stop me now、The Killers-Mr. Brightside、Uptown funk,還有好多好多我無法說出名字的流行樂。於是,每天都會在派對這樣的場合高速地認識新朋友,勇敢漸漸成為一種習慣。

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我在虛度光陰,但坦白說我並不這麼認為。這是一個過程,我並不會稱它為國際化,國際化這詞太過於理想,這是一個訓練的過程,訓練作為一個從未真正在西方生活的華人,如何與歐洲人建立友誼。排他性是人之常情,在西方國家這個現象當然更是如此。我始終認為未來工作和友誼是密不可分的,除非絕頂聰明或是有別人無法取代的價值,非企業用不可,否則要在全是西方人的環境工作,如何化解中西的隔閡,如何真正打入他們的生活,是非常需要學習的,而這就是我現在正在學的課題,時時問自己,哪些事情是只有在這裡才能學到的,我必須要把握。
別人常說要跳脫舒適圈,但跳出來後,我覺得最重要的是:如何讓自己真正立足,感受真正的「舒適」。

・嘗試所有的第一次
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非常不會跳舞,而且肢體前彎只有五。但這一週,是我人生跳舞密度最高的一週,我根本不在乎我會不會,也沒人在乎你會不會。第一次參加化裝舞會/馬戲團派對/彩繪派對⋯⋯,第一次真正認識義大利人(目前累計約十個),第一次和一群研究所交換生跑到素未謀面當地人家,看著丹麥人在我面前吸大麻,第一次從西方人口中了解他們的感情觀和性愛觀,第一次發現我可以跟俄羅斯人聊音樂、聊電影(感覺得出來他們不喜歡美國音樂),第一次同時感受義大利人的熱情和拘謹。每一天都是個未知的探險。當然有時候夜深人靜時會想家,有時候會退縮,每到這個時候我就重複地告訴自己,“你只來一個學期,現在不做就沒有機會了。”

・學會和自己相處
沒有活動的時間常常是在房間裡休息,或做一些準備工作。這時就是和自己對話的最好時機了。以前我非常害怕寂寞,但現在我很珍惜這樣的時間。細細找尋在蘭卡斯特可以提供的資源,不論是社團或是講座,期許自己雖然不在台灣仍是能夠跟上大家的腳步,不斷充實不斷進步。凡事都必須靠自己的生活,有芳芳跟艾瑞克兩個台灣的好夥伴我真是何其幸運,像是在這裡的家人,能夠一起解決生活上遇到的難題。
我很感謝在這裡遇到的任何人事物,謝謝你們願意接納我這個交換學生,讓我真真切切的融入這裡的人、這裡的生活圈。Fresher’s Week結束了,現在也已經開學了,開學發生的事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NTU-BAckpac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